尼克斯步行者恩怨史:八年六次生死相搏诠释“尤因效应”|伯德|乔丹|步行者队|雷吉-米勒|帕特-莱利|纽约尼克斯队

尼克斯时隔25年再次杀入东部决赛。也许你已经知道了:他们25年前上一次打进东部决赛时,对手就是印第安纳步行者。但他们之间的渊源还不止于此。

2000年那次东部决赛交手,是他们季后赛连续第二年东决交手、连续第三年季后赛交手、八年里第六次季后赛交手。

此等恩怨,比之骑勇、火勇,恐怕都还更深一些。

第一次:1993年季后赛首轮,尼克斯3-1步行者

那一年,尼克斯取得60胜22负,赛区头名——那时候,联盟还只有27支球队,分为四个赛区,计算赛区而非分区排名。如果以现在的标准重新排,尼克斯是东部第一、联盟第二。

当时尼克斯以尤因领衔。尤因正值30岁壮年,已经第四次入围MVP前五。他身边的主要帮手都不是一些现在很有名的球员:约翰-斯塔克斯(当赛季入选二防)、查尔斯-史密斯、安东尼-梅森(当赛季最佳第六人投票第二)、查尔斯-奥克利……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球队主控是如今的名教头道格-里弗斯,当赛季场均7.8分5.3助攻.

显然,那支球队主要的倚仗就是尤因。

这支东部第一的球队与步行者首轮相遇,自然说明步行者赛季表现一般,他们只取得41胜41负,勉强“蹭”进季后赛。

雷吉-米勒彼时27岁,在联盟里征战了6年,只在早年间入选过一次全明星。球队二号得分手是德特勒夫-施伦普夫,恐怕没几个球迷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当时也许他比米勒还要更有名一点——该赛季时他已经连续两次荣获最佳第六人奖项。

但一个球队的二号得分手是个第六人,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说明这支球队水平如何。

最终3-1的大比分也显示出了尼克斯赢得可谓兵不血刃。

那时还没人想到他们对面那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射手会在未来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

第二次:1994年东部决赛,尼克斯4-3步行者

尼克斯没什么大变化。尤因依然强力,他身边的帮手也依然还是那些人,因此他们也依然拿下了57胜、赛区第一、东部并列第一。

步行者表面上看起来也没什么增强——甚至那个两连最佳第六人还走了。球队自有补充,但也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名字。该赛季步行者没有任何人入围任何奖项。

但步行者该赛季取得了47胜,在失去了球队二号得分手的情况下胜场数还比上赛季更高了。

如今回头看,他们最重要的改变也许发生在场下:他们该赛季更换了主教练,新主教练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拉里-布朗。不过他当时虽然已经在联盟里执教了数年,但还没有后来那么有名。

当时大概还没人能想到,拉里-布朗能把这支仅仅47胜的步行者带到东部决赛。

作为对比:本赛季会师东决已经被视为奇迹的尼克斯与步行者在常规赛分别取得了51胜和50胜。那么当时47胜的步行者能打进东决的意外程度可想而知。

更何况,他们还在东部决赛和东部第一的尼克斯打到了抢七。

尼克斯主场取得2-0,步行者捍卫主场、随后赢下天王山,尼克斯客场避免了被淘汰,双方进入抢七。

抢七之战,尼克斯倾尽全力,轮换很短全靠主力,五个人出战36分钟以上,其中尤因出战了全场最高的44分钟。这种风格与如今的尼克斯似乎遥相呼应。

他们当时的主教练,是帕特-莱利,堪称锡伯杜之前的锡伯杜。

不过,在那个时代,比赛节奏更慢、体力消耗更小,出战40分钟并不像如今这么稀奇。

因此,他们对面的步行者则令人匪夷所思:在这样一场定胜负的重要比赛,比分差距不大,他们还是打了10人长轮换,只有一个人出战时间超过了36分钟,球队核心雷吉-米勒只打了35分钟,如今回看不禁让人沉思:如果他们主力打得更久一点会不会更好?

第三次:1995年,东部半决赛,步行者4-3尼克斯。

尼克斯小有变化但不多,他们依然能赢下55场胜场、依然能赢下赛区第二、东部第二,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阵容总不变就总会有逐渐开始衰败的一天。

再想到他们的主教练是帕特-莱利:球员总会有被渐渐榨干的一天。

另一边,步行者上赛季打进东部决赛的表现为他们赢得了声誉和关注,米勒入选了全明星和最佳阵容三阵、队友德里克-麦基入选了二防、球队新引进了马克-杰克逊主控、引进了湖人“名宿”拜伦-斯科特入围最佳第六人投票第六名,他们一起帮助步行者拿下52胜,虽然胜场数不及尼克斯但步行者是赛区头名。

两支上赛季打了抢七的球队,该赛季此消彼长,再次打抢七,攻守之势就悄悄变了。

步行者早早拿下3胜,尼克斯从1-3落后的局面往回追,但抢七之战功亏一篑。尼克斯依然延续了短轮换的风格,比上一次还更极端,四人出战至少40分钟,但最终惜败。

第四次:1998年,东部半决赛,步行者4-1尼克斯。

之前连续第三年交手之后,两队下一次交手,是两年之后。

两年里,尤因已经35岁了,年龄已经偏大了,尼克斯也自输给步行者之后开始转型,辞掉了帕特-莱利,短暂让老尼尔森试了半个赛季之后换了小范甘迪担任主教练,后者也在纽约贡献了自己执教生涯的最大名场面——在球场发生冲突时为了不让尤因参战奋力冲上去抱住尤因的大腿。

更明显的变化发生在球队名单上。

他们搞来了阿兰-休斯敦和拉里-约翰逊,前者后来在纽约逐渐打出了“中投王”的名号,后者也逐渐成为了球队三号得分手。

当时,尤因依然还是球队第一得分手,但显然,球队转型已经在逐渐发生。

而步行者那边居然更加不顺利。两年前抢七赢下尼克斯竟成了他们几年里最高光的时刻,次年首轮出局、再一年因为马克-杰克逊受伤竟连季后赛也没进。

他们也因此做出了改变,引进了已经34岁但尚且能饭的克里斯-穆林。更重要的是,他们更换了主教练,新主教练是“大鸟”拉里-伯德。

执教第一年,伯德就率队取得58胜,位列赛区第二、东部第二,仅次于乔丹的公牛。尼克斯该赛季只取得43胜。

因此,两队此次相遇,是步行者第一次以上位者的姿态对阵尼克斯,最终步行者次轮4-1也算轻取。

第五次:1999年,东部决赛,尼克斯4-2步行者。

去年不敌步行者之后,尼克斯“有样学样”,也从勇士搞来个猛人,引进了“狂人”斯普雷瑞尔,他们还搞来了年轻的中锋坎比,不过,尤因毕竟在变老,因此他们在50场的缩水赛季里只取得27胜,位列赛季第四、东部第九,是靠赛区前四的身份进的季后赛。

大家对他们“黑八”打进总决赛的故事都耳熟能详。严格来说,他们不是“黑八”,而是“黑九”。

步行者那边,他们阵容没什么大变化,所以常规赛依然取得了33胜赛区第一、分区第一。

如今回头看,我们已经不太容易还原东部头名的步行者是如何2-4不敌“黑九”的尼克斯的,也不太容易还原尼克斯是如何一路“黑九”的。

但也许,恰恰是如今回头看才能看出真正的端倪:这是新老交替的现象。

尼克斯从几年前开始转型,火炬逐渐传递给休斯敦和斯普雷瑞尔,已经日渐衰老的尤因在对阵步行者的东部决赛里受伤,恰恰给了茁壮成长的年轻人出头的空间——尤其尤因的替补坎比在日后被证明是个十分出色的中锋,使尼克斯没有因为损失尤因而内线真空。

而步行者,老了。穆林已经35岁了,米勒和马克-杰克逊也已经要34岁了,当时医疗水平也不比现在,34岁已经算得上老了。这么看,即使是在缩水赛季,一支全靠老头子撑着的球队在季后赛也很难走很远了。

第六次:2000年,东部决赛,步行者4-2尼克斯。

尼克斯正式交接了火炬。尤因场均得分已经滑落到队内第三,上场时间也与坎比十分接近了。

这是尤因在尼克斯的最后一个赛季。

步行者也开始转型和交接火炬。米勒场均得分滑落到队内第二,穆林逐渐淡为边缘轮换,27岁的杰伦-罗斯(也就是数年后以被科比砍下81分而闻名的那位)迅速蹿升为球队得分王,一举拿下最快进步球员奖项,24岁的前锋奥斯汀-克罗希尔和27岁的特拉维斯-拜斯特也成长为球队主力,拉里-伯德在这个转型的赛季里安排了很长的轮换来兼顾老兵与新人、赢球与锻炼。

这也是拉里-伯德执教步行者的最后一个赛季。

这让两队的季后赛交手有了些别样的风味。尤为特别的是——

前一年,尤因受伤,尼克斯晋级;

这一年,尤因受伤,尼克斯两场全胜,尤因复出,尼克斯四场全败。

这就是著名的“尤因效应”的由来(尤因效应:指球队球星缺席时球队反而打得更好的奇妙现象)。

八年六次交手,他们之间的恩怨史就足以构成两支球队的断代史。从他们的交手中,我们可以就可以窥见他们这两支球队的骨头与血液。

当然,这些历史已经过去很久了,尼克斯更换了无数核心也未能再次重返东部决赛,步行者则在更换了无数核心的过程中把最痛恨的名字从尤因和乔丹换成了詹姆斯。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两支球队上次东决交手时,现在两支球队里的许多年轻人都还没摸过篮球呢,他们对那时的过去一无所知。

但是——但是这两座城市以及这两座城市的球迷们都还记得。

纽约,他们虽然是联盟里最著名的常为客队欢呼的球迷群体,但同时也是最著名的无论主队表现如何都会孜孜不倦去球馆看球的球迷群体。

印第安纳,你从他们WNBA球队的名字都可以窥见他们的激情,他们依然深深铭记着雷吉-米勒对着纽约死忠斯派克-李做出“锁喉”庆祝动作的那一幕,他们——以及现在的主将哈利伯顿——都愿意积极承接米勒与纽约的过往与恩怨。

如今,他们将续写这份恩怨,呼应他们那两座城市业已久远却都不会忘记的曾经。

来源:NBA官网